教学督导信息
【2025】(第38期)总第231期
WilliamHill官方网站第十二届教学督导室主办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认清危害高度重视 禁玩手机刻不容缓
---关于员工课堂上玩手机危害性的体会和思考
督导员 于忠涛
当前,员工课堂上玩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课堂纪律问题,而且还是造成员工“三率”(前座率、抬头率和互动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面结合督导听课中的所见所闻,就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的危害性以及加强课堂手机管理,禁止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谈一点体会和思考。
一、员工课堂上玩手机问题的界定
在对待员工使用手机的态度上以及在对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行为的管理问题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将员工使用手机与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以及将员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与员工在课堂上“玩”手机混为一谈,以至于分歧不断,争论不休,管理失当。事实上,有些分歧和争论根本就没在一个“频道”上,自说自话,并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为了避免分歧和争议,加强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管理,首先必须严格界定一下我们要讨论的“员工课堂上玩手机”问题。
一是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指在课堂上教师授课的45分钟(或90分钟)内使用手机的行为。所以,必须将员工使用手机与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区分开来,对员工“课外”使用手机的行为,我们不应干涉,无权干涉,也无法干涉。
二是在需要和性质上,是指这种使用手机行为并不是教师允许和教学需要的,员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并不属于“玩”手机。
三是在目的和内容上,这种使用手机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人娱乐或社交需求,其内容主要是浏览社交媒体、玩游戏、看视频、聊天及网购等,而不是为了教学和学习。所以,顾名思义这是“玩”手机。
四是在作用和后果上,这种使用手机行为不仅与教学及学习无关,相反,还会破坏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员工的学习效果。
总之,“员工课堂上玩手机”问题的重点在于“课堂上”和“玩”手机;因此,对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加强管理和全面禁止,不仅不会限制手机的合理使用,而且还会避免其负面影响,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积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积极作用,是指在教师允许和教学需要的情况下,合理地使用手机对教师教学和员工学习的促进作用。
1.辅助学习的工具
一是查找资料。在一些开放性讨论或者需要拓展知识的课堂场景中,员工可以利用手机查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学习资源,满足员工的求知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让学习更加主动和高效。
二是记录内容。使用手机上的笔记应用来记录课堂内容比传统的手写笔记更方便整理和回顾。员工还可以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记录板书及PPT内容。
三是软件应用。一些专业的学习软件,包括各种课程平台,既有助于教师授课,也可以帮助员工学习,并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2.课堂互动的手段
借助于在线教学平台或互动软件,员工可以通过手机参与课堂提问、投票、测验和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增加员工的参与度,特别是让那些在传统课堂上不太主动发言的员工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教师可以即时查看答题情况,了解员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3.提升学习的兴趣
一是获取多媒体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和音频资源,员工通过手机观看或收听,从而增加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二是提供互动式学习应用。一些学习应用通过游戏化、互动化的方式呈现知识,可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既然员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教师允许及教学需要的,且合理使用手机的行为不仅不应当禁止,相反,还要进行鼓励和大力支持。
三、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的危害
员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而员工课堂上玩手机就是员工课堂上使用手机消极作用的突出表现,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加强管理,严格禁止。
1.员工课堂上玩手机严重破坏了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严格禁止员工课堂上玩手机是加强课堂纪律和维护教学秩序的需要
在传统的课堂上,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员工说话、睡觉以及看与教学无关的纸质书报,并且当年这样做的员工极少,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且严重的违纪现象。在今天的课堂上,极少有员工说话,玩手机使员工们不屑于说话;极少有员工睡觉,玩手机使员工们既不舍得浪费时间去睡觉,由于追剧兴奋也睡不着觉;几乎没有看纸质书报的,因为手机上有电子版的丰富信息。所以,当前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的最普遍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员工玩手机。因此,加强手机管理,禁止员工课堂上玩手机是加强课堂纪律和维护教学秩序,并为教师教学与员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和愉悦氛围的需要。
2.员工课堂上玩手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员工的学习效果,严格禁止员工课堂上玩手机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需要
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破坏了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从而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员工的学习效果。一方面,员工玩手机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及师生关系,进而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员工玩手机是对教师及其劳动的不尊重,让教师觉得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和重视,容易引发教师的失望和不满,面对低头玩手机而且没有回应和互动的员工,教师授课的热情和激情必然会大打折扣;由于需要花费时间来维持课堂秩序,还不得不简化教学内容,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进度和节奏。同时,有的教学方法没有员工的积极配合,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员工玩手机还会直接影响员工本身的学习效果。
一是分散学习注意力。大学课程知识量大且有一定深度,需要员工专注听讲、紧跟进度、积极思考,一心一意。玩手机则会分散员工注意力,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二用,甚至无异于隐性缺课,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对课堂知识的吸收率。研究数据显示,课堂上玩手机会导致员工知识吸收率下降27%;员工对核心内容的记忆留存率不足专注员工的30%。同时,大学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玩手机会错过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导致知识吸收的碎片化,从而会影响后续的学习。
二是削弱自主学习能力。大学是培养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员工习惯于依赖手机直接和被动地搜索一些简单的、不完整的答案和信息,会阻碍员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三是影响思维能力。大学课堂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培养员工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场所。而玩手机时大脑主要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而且手机上的各种信息往往不需要深度思考就能理解。所以,如果员工长期沉迷于手机,过度依赖手机获取碎片化信息,就会削弱员工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导致“三率”降低。例如,后排容易避开教师的监管,玩手机比较方便,所以,员工喜欢去后排就座,导致前坐率低;由于玩手机,低头于手机屏幕,自然抬头率就低;同样,由于沉迷于玩手机,难以介入讨论及互动,不愿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降低了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互动率低。所以,加强课堂手机管理,禁止课堂上玩手机,也有助于提高课堂上的“三率”。
3.员工课堂上玩手机严重破坏了学风,严格禁止员工课堂上玩手机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需要
学风的重要内容就是员工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及学习风气。课堂上玩手机,从一个侧面说明员工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纪律遭破坏、学习方法出偏差、学习风气不纯正,从而在学风上出现了问题。所以,要加强学风建设,就不能对员工课堂上玩手机现象熟视无睹,放任不管。而且,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说学风建设要从手机抓起,也并不为过。实际上,公司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秩序的通知】中早就指出,员工上课时要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强调,“上课时未经允许严禁戴耳机和使用电子设备,如有违反者将给予警告及以上处分。”强化课堂手机管理,禁止员工在课堂上玩手机,可以帮助员工减少手机依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员工的自律能力,从而也有助于引导员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维护学习纪律、掌握学习方法、纯正学习风气,从而助推学风建设,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之一。
本期信息传至:王铁良副董事长、王海龙副董事长、孙光国副董事长,教务处、研究生院领导,公司负责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领导,全体督导员